國立中山大學 111學年度第2學期 課程教學大綱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111Academic year Course syllabus
|
中文名稱 Course name(Chinese) |
中文思辨與表達(二) |
課號 Course Code |
GECE104D |
英文名稱 Course name(English) |
CRITICAL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IN CHINESE(II) |
課程類別 Type of the course |
講授類 | 必選修 Required/Selected | 必修 |
系所 Dept./faculty |
中文思辨與表達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賴佩暄
|
學分 Credit |
3 |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倘若後續需實施遠距授課,授課方式調整如下: |
|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倘若後續需實施遠距授課,評分方式調整如下: |
|
1.平時表現(含出缺席、課堂表現):40% 2.個人作業(含課堂學習單):30% 3.期末小組成果:30%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
\\140.117.152.55\crs_net_data\crs_outline\1112\outline\GECE104D.TXT本課程包含以下單元:1. 媒體反思 2.鄉土情懷3.海洋文學 4.旅遊體驗 5.勞動百態 ※本課程執行高教深耕教學創新計畫。 ※本課程「加退選期間」額滿不予加簽。 ※常缺席、遲到或不願參與課堂討論與小組作業者,請勿選課。 (為配合計畫活動時程,教師可視情況調整課綱內容,若有異動,以課堂公告為準)
|
|
課程目標 Objectives |
|
(一)透過文本之深度閱讀,結合人生體驗,開拓學生對於生命觀照、人我相處、鄉土認同、環保生活,乃至兩性關係、媒體影響之自覺與思辨,以達到「文學」與「生活」密切結合的目標。 (二)藉由各單元選文,以及具體的課程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深化」後的「深度表達」,並以「生命共鳴」做為貫串兩者的核心,更進一步落實到對周遭環境的關懷,以產生在地的認同情感。 (三)藉由計畫跨班活動的安排,善盡本校立足於西灣的社會責任,在多年計畫的基礎之上,推動 「在地關懷、在地回饋」,期望將在地共鳴引發的鄉土認同化為具體的創意實踐。 (四)藉由班級團隊及小組團隊的分工合作,訓練學生溝通、表達、互助、協調的基本能力;並藉由班際活動的設計,鼓勵學生踏出校園,進入「在地」的場域,真正認識將在此求學、生活四年的土地。 (五)藉由班際活動的具體成品—— 來激發學生語文表達的多元創意,同時以回饋地方、親近鄉土的目標讓學生建立情感認同與榮譽感。 (六)在長期在地耕耘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擴展國際視野。從原來課程單元架構中納入國際共同關注的永續發展議題,帶領學生從更寬廣的國際脈絡來討論與思辨問題。
|
|
授課方式 Teaching methods |
|
本課程注重文本閱讀與討論,學生須於課前閱讀指定文本,並積極參與課堂小組討論與其他活動。
|
|
評分方式﹝評分標準及比例﹞Evaluation (Criteria and ratio)等第制單科成績對照表 letter grading reference
|
|
1.平時表現(含出缺席、課堂表現與活動參與度):40% 2.個人作業(主題寫作):10% 3.個人作業(每週課堂學習單):20% 4.期末小組成果:30%
|
|
參考書/教科書/閱讀文獻 Reference book/ textbook/ documents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可非法影印。教師所提供之教材供學生本人自修學習使用,不得散播及做為商業用途〕
No copi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xtbooks provided by the instructor used only for self-study, can not broadcast or commercial use
|
|
一、主要教材:中山大學中文系編:《西灣樂讀:航向生命之海》(高雄:復文,2017),以及教師自選篇目 二、各單元參考書(或篇章、多媒體): 1.林世勇:「BBS鄉民的正義」(臺北:福斯公司,2012)。 2.台灣光華雜誌:〈網路正義?網路暴力?人肉搜索〉(2010)。 3.陳列:〈地上歲月〉臺北:印刻,2013)。 4.向陽、須文蔚:《報導文學讀本》(臺北:二魚文化,2012)。 5.廖鴻基:《討海人》(臺中:晨星,2013)。 6.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臺北:聯經,2009)。 7.心岱:《大地反撲》(臺北:時報出版,1992)。 8.李崇建:《移動的學校》(臺北:寶瓶文化,2006)。 9.孟樊主編:《旅行文學讀本》(臺北:揚智,2004)。 10.謝旺霖:《轉山:邊境流浪者》(臺北:遠流,2008)。 11.林立青:《做工的人》(臺北:寶瓶文化,2017)。 12.逃跑外勞著、四方報編譯:《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臺北:時報出版,2012) ※其餘課堂隨堂補充
|
|
彈性暨自主學習規劃 Alternative learning periods
|
|
每週課程內容及預計進度 Weekly scheduled progress |
|
週次 | 日期 | 授課內容及主題 | Week | Date | Content and topic | 1 | 2023/02/12~2023/02/18 | 課程說明與導論 | 2 | 2023/02/19~2023/02/25 | 【媒體反思】看見我,看見你:胡晴舫〈暴露狂年代〉 | 3 | 2023/02/26~2023/03/04 | 二二八紀念日(放假) | 4 | 2023/03/05~2023/03/11 | 【媒體反思】看得見,看不見:林靜梅〈不在場能證明?〉 | 5 | 2023/03/12~2023/03/18 | 【鄉土情懷】戀戀鄉土:黃春明〈青番公的故事〉 | 6 | 2023/03/19~2023/03/25 | 【海洋文學】人與魚的困境:紀錄片《刪海經》觀影與討論 | 7 | 2023/03/26~2023/04/01 | 期末小組成果籌備與討論(暫定,缺席者重扣分) | 8 | 2023/04/02~2023/04/08 | (清明節放假) | 9 | 2023/04/09~2023/04/15 | (期中考週)期中活動(暫定) | 10 | 2023/04/16~2023/04/22 | 【旅遊體驗】與他者相遇:三毛〈娃娃新娘〉(《撒哈拉的故事》) | 11 | 2023/04/23~2023/04/29 | 【勞動百態】勞動的身體:林立青《做工的人》選讀 | 12 | 2023/04/30~2023/05/06 | 【勞動百態】底層的女體:房慧真散文選讀 | 13 | 2023/05/07~2023/05/13 | 期末成果發表(班內初選)(暫定) | 14 | 2023/05/14~2023/05/20 | 期末成果發表跨班活動(暫定) | 15 | 2023/05/21~2023/05/27 | 作業檢討&其他(暫定) | 16 | 2023/05/28~2023/06/03 | (期末考週)課程總結 | 17 | 2023/06/04~2023/06/10 | 彈性學習 | 18 | 2023/06/11~2023/06/17 | 彈性學習 |
|
|
課業討論時間 Office hours |
|
時段1 Time period 1: 時間 Time:星期三10:00-12:00 地點 Office/Laboratory:文6053 時段2 Time period 2: 時間 Time:星期五13:00-15:00 地點 Office/Laboratory:文6053
|
|
系所學生專業能力/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basic disciplines and core capabilitics of the dcpartment and the university |
|
系所學生專業能力/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basic disciplines and core capabilities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e university | 課堂活動與評量方式 Class 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 | 本課程欲培養之能力與素養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achieve. | 紙筆考試或測驗 Test. | 課堂討論︵含個案討論︶ Group discussion (case analysis). | 個人書面報告、作業、作品、實驗 Indivisual paper report/ assignment/ work or experiment. | 群組書面報告、作業、作品、實驗 Group paper report/ assignment/ work or experiment. | 個人口頭報告 Indivisual oral presentation. | 群組口頭報告 Group oral presentation. | 課程規劃之校外參訪及實習 Off-campus visit and intership. | 證照/檢定 License.
| 參與課程規劃之校內外活動及競賽 Participate in off-campus/ on-campus activities and competitions. | 課外閱讀 Outside reading. | ※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Basic disciplines and core capabilities of the university | |
1.表達與溝通能力。 1. Articu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 V | | V | V | V | V | V | | | V | | 2.探究與批判思考能力。 2. Inquisi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 V | | V | V | V | V | V | | | V | | 3.終身學習能力。 3. Lifelong learning | | | | | | | | | | | | 4.倫理與社會責任。 4. Ethn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 | | | | | | | | | | | 5.美感品味。 5. Aesthetic appreciation | V | | V | V | V | V | V | | | V | | 6.創造力。 6. Creativity | V | | V | V | V | V | V | | | V | | 7.全球視野。 7. Global perspective | | | | | | | | | | | | 8.合作與領導能力。 8. Team work and leadership | | | | | | | | | | | | 9.山海胸襟與自然情懷。 9. Broad-mindedness and the embrace of nature | | | | | | | | | | | |
|
|
本課程與SDGs相關項目:The course relates to SDGs items: |
|
本課程校外實習資訊: This course is relevant to internshi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