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 109學年度第1學期 課程教學大綱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109Academic year1st Semester Course syllabus
|
中文名稱 Course name(Chinese) |
創業講堂(一) |
課號 Course Code |
GEAI1010 |
英文名稱 Course name(English) |
ENTREPRENEURSHIP SEMINAR(I) |
課程類別 Type of the course |
講授類 | 必選修 Required/Selected | 選修 |
系所 Dept./faculty |
跨院選修(通)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蔡敦浩 游銘仁
|
學分 Credit |
3 |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倘若後續需實施遠距授課,授課方式調整如下: |
|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倘若後續需實施遠距授課,評分方式調整如下: |
|
1.個人出席和參與程度:40% 2.個人作業:30% 3.小組人物專訪或地方專題之口頭與書面報告:30%
|
|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
|
為促進人口回流、解決城鄉失衡及人口變化問題,台灣政府宣示 2019 年為地方創生元年,以實踐地方創生,促進社會創新。為了讓同學瞭解當前的趨勢,本課程將結合地方創生與創業精神的概念,透過講授、案例討論,邀請如台北大稻埕的「世代街區」、新北三峽的「甘樂文創」、南投竹山的「小鎮文創」、彰化鹿港的「鹿港囝仔」、台東的「邸Tai Dang」,以及宜蘭頭城的「金魚。厝邊」等地方創生推動者至課堂演講並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從這些案例與推動地方創生的故事中,理解和體會何謂地方創生與創業精神。
|
|
課程目標 Objectives |
|
1. 理解地方創生、地方感與創業精神的概念與關係。 2. 理解地方創生的國內外案例與實務。 3. 探索地方創生推動者的創業故事與意義建構。 4. 理解地方創生推動者如何進行創業,從中反思自己的創業精神潛力或值得發揮的部分。 5. 理解生命故事與創業的關係,檢驗自己的生命故事,激發創業精神。 6. 理解創業歷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阻礙及克服的態度和方法。 7. 理解在求學中或未來可運用的創新創業資源。 8. 體驗團隊合作的歷程。
|
|
授課方式 Teaching methods |
|
本課程授課方式包括講授、案例討論,以及邀請地方創生推動者至課堂演講。
|
|
評分方式﹝評分標準及比例﹞Evaluation (Criteria and ratio)等第制單科成績對照表 letter grading reference
|
|
1.個人出席和參與程度:40% 2.個人作業:30% 3.小組人物專訪或地方專題之口頭與書面報告:30%
|
|
參考書/教科書/閱讀文獻 Reference book/ textbook/ documents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可非法影印。教師所提供之教材供學生本人自修學習使用,不得散播及做為商業用途〕
No copi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xtbooks provided by the instructor used only for self-study, can not broadcast or commercial use
|
|
序號 | 作者 |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 | 出版地 | ISBN# | No. | Auther | Title | Publisher | Year of publish | Publisher place | ISBN# | 1 | 游智維 | 鄉下創業學:27個日本+台灣地方商業案例觀察 | 寫樂文化 | 2020 | 臺北市 | 9789869899604 | 2 | 何培鈞、楊麗玲 | 你想活出怎樣的小鎮?何培鈞的九個創生觀點 | 天下文化 | 2020 | 臺北市 | 9789865535414 | 3 | 秋元雄史;林書嫻(譯) | 直島誕生:地區再生×企業行銷×藝術實驗,從荒涼小島到藝術聖地的30年全紀錄 | 臉譜 | 2019 | 臺北市 | 9789862357170 | 4 | 洪震宇 | 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 | 遠流 | 2019 | 臺北市 | 9789573286691 | 5 | 增田 寬也;賴庭筠、 李欣怡、雷鎮興、曾鈺珮(譯) | 地方消滅:地方創生的理論起源 | 行人 | 2019 | 臺北市 | 9789869782319 | 6 | 木下齊;林書嫻(譯) | 地方創生戰鬥論:地區營造從活動到事業,必備的思考、實踐、技巧! | 不二家 | 2018 | 新北市 | 9789869622301 | 7 | 木下齊;張佩瑩(譯) | 地方創生:觀光、特產、地方品牌的28則生存智慧 | 不二家 | 2018 | 新北市 | 9789869577557 | 8 | 木下齊;張佩瑩(譯) | 地方創生:小型城鎮、商店街、返鄉青年的創業10鐵則 | 不二家 | 2017 | 新北市 | 9789869420686 | 9 | 西席爾‧迪昂(Cyril Dion);林詠心(譯) | 找尋明天的答案:飲食X能源X經濟X民主X教育,解決人類未來生存危機的全球踏查之旅 | 臉譜 | 2017 | 臺北市 | 9789862355572 | 10 | 吳靜吉 | 創造力是性感的:吸引個人與領導,創新與創業,還有跨視界 | 遠流 | 2017 | 臺北市 | 9789573279747 |
|
|
每週課程內容及預計進度 Weekly scheduled progress |
|
週次 | 日期 | 授課內容及主題 | Week | Date | Content and topic | 1 | 2020/09/06~2020/09/12 | 課程與教學計畫介紹 | 2 | 2020/09/13~2020/09/19 | 團隊的形成與共識;生命故事分享與意義建構 | 3 | 2020/09/20~2020/09/26 | 地方創生與創新、創業精神 | 4 | 2020/09/27~2020/10/03 | 中秋節放假 | 5 | 2020/10/04~2020/10/10 | 地方創生主題演講(一) | 6 | 2020/10/11~2020/10/17 | 地方創生主題演講(二) | 7 | 2020/10/18~2020/10/24 | 地方創生主題演講(三) | 8 | 2020/10/25~2020/10/31 | 方法與工具:創業家訪談技巧與案例分享 | 9 | 2020/11/01~2020/11/07 | 期中考試週;世界咖啡館—與創業有關之書籍分享 | 10 | 2020/11/08~2020/11/14 | 地方創生主題演講(四) | 11 | 2020/11/15~2020/11/21 | 地方創生主題演講(五) | 12 | 2020/11/22~2020/11/28 | 地方創生主題演講(六) | 13 | 2020/11/29~2020/12/05 | 方法與工具:書寫培力與實作 | 14 | 2020/12/06~2020/12/12 | 創業家訪談實作(一) | 15 | 2020/12/13~2020/12/19 | 創業家訪談實作(二) | 16 | 2020/12/20~2020/12/26 | 創業家訪談成果收斂 | 17 | 2020/12/27~2021/01/02 | 小組期末成果雛形展現 | 18 | 2021/01/03~2021/01/09 | 期末考試週;小組期末成果展現;課程反思與回饋 |
|
|
課業討論時間 Office hours |
|
時段1 Time period 1: 時間 Time:星期二10:00~ 12:00 地點 Office/Laboratory:通GE 4015 時段2 Time period 2: 時間 Time:星期三10:00~ 12:00 地點 Office/Laboratory:通GE 4015
|
|
系所學生專業能力/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basic disciplines and core capabilitics of the dcpartment and the university |
|
系所學生專業能力/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basic disciplines and core capabilities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e university | 課堂活動與評量方式 Class 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 | 本課程欲培養之能力與素養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achieve. | 紙筆考試或測驗 Test. | 課堂討論︵含個案討論︶ Group discussion (case analysis). | 個人書面報告、作業、作品、實驗 Indivisual paper report/ assignment/ work or experiment. | 群組書面報告、作業、作品、實驗 Group paper report/ assignment/ work or experiment. | 個人口頭報告 Indivisual oral presentation. | 群組口頭報告 Group oral presentation. | 課程規劃之校外參訪及實習 Off-campus visit and intership. | 證照/檢定 License. | 參與課程規劃之校內外活動及競賽 Participate in off-campus/ on-campus activities and competitions. | 課外閱讀 Outside reading. | ※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Basic disciplines and core capabilities of the university | |
1.表達與溝通能力。 1. Articu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 V | | V | V | V | | V | | | | | 2.探究與批判思考能力。 2. Inquisi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 V | | V | V | V | | V | | | | V | 3.終身學習能力。 3. Lifelong learning | | | | | | | | | | | | 4.倫理與社會責任。 4. Ethn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 V | | V | | V | | V | | | | | 5.美感品味。 5. Aesthetic appreciation | | | | | | | | | | | | 6.創造力。 6. Creativity | | | | | | | | | | | | 7.全球視野。 7. Global perspective | | | | | | | | | | | | 8.合作與領導能力。 8. Team work and leadership | V | | V | | V | | V | | | | | 9.山海胸襟與自然情懷。 9. Broad-mindedness and the embrace of nature | | | | | | | | | | | |
|
|
本課程與SDGs相關項目:The course relates to SDGs items: |
|
本課程校外實習資訊: This course is relevant to internshi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