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 102學年度第2學期 課程教學大綱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102Academic year Course syllabus

中文名稱
Course name(Chinese)

社會學研究方法

課號
Course Code

SOC502

英文名稱
Course name(English)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課程類別
Type of the course

講授類

必選修
Required/Selected

必修

系所
Dept./faculty

社會學系碩士班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楊靜利    

學分
Credit

3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倘若後續需實施遠距授課,授課方式調整如下:

         尚未建立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授課方式調整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倘若後續需實施遠距授課,評分方式調整如下:

         尚未建立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課程評分方式﹝評分標準及比例﹞

課程大綱 Course syllabus

         社會研究法提供了解人類社會的觀點、途徑與技術程序,內容包括:(1) 社會科學的研究邏輯、(2) 研究設計、(3) 資料蒐集、(4) 資料分析。她是一門技藝,需要不斷地演練才能真正習得所需的技術;而不同的技術蘊含著不同科學觀之指引,因此演練同時包括對各種方法的知識基礎之思辯與批判。本課程為碩士班學生必修課程,假設同學已有大學程度的社會研究法基本概念。課堂中雖然仍將介紹科學研究的基本邏輯以及社會學經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但不會提供按部就班的操作指引,而是透過對他人研究論文的評論與自己研究計畫的實作,協助同學了解各種研究方法及程序建立在何種前提與原則上,以培養研究執行與批判性思考之能力。



課程目標 Objectives

         修完本課程後,同學應具備以下能力:
1. 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特性,發展適當的研究問題
2. 了解各種研究方法的知識觀基礎與程序
3. 能夠對研究的過程與結果進行反思
4. 撰寫符合學術規範的研究論文




授課方式 Teaching methods

         本課程包含教師授課與師生討論,每週需繳交預習作業,期末報告依進度分5次繳交。
1. 預習作業
(1). 指定閱讀文獻或習作之預習報告600-1000字。
(2). 每週一下午5點以前以電子檔傳送至老師(clyang0516@gmail)與助教信箱。檔名為:101(2)社會學研究方法_作業#_姓名
2. 期末報告(研究計畫書)
(1). 6000-10000字。不可以自網路上下載抄襲,也不可以整段抄錄別人的文字。
(2). 期末報告依進度分五次繳交作業,詳見每週課程內容。第17週進行「研究計畫書口頭報告」時需邀請班上修課同學擔任評論人。
(3). 論文格式請參考「台灣社會學刊撰稿體例」http://www.ceps.com.tw/jnltitledo/10112219-n.pd



評分方式﹝評分標準及比例﹞Evaluation (Criteria and ratio)等第制單科成績對照表 letter grading reference

        
1.作業20%
2.期中考試20%
3.課堂表現20%
4.期末報告40%

參考書/教科書/閱讀文獻 Reference book/ textbook/ documents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可非法影印。教師所提供之教材供學生本人自修學習使用,不得散播及做為商業用途〕
No copi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xtbooks provided by the instructor used only for self-study, can not broadcast or commercial use

         何秀煌譯,1987,《科學的哲學》。台北:三民書局。(原著Hempel, Carl Gustav, 1966.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New York: Prentice Hall.)
Kuhn, Thomas, 1979. Essential Tension: 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tific Tradition and Change.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盛智明、韓佳(譯),2012。《好研究如何設計?用量化邏輯做質化研究》。台北:學群出版有限公司。(原著Gary King, Robert O. Keohane and Sidney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王志弘(譯),2011。《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台北:學群出版有限公司。(原著Alford, Robert. 1998. 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 Lawrence Neuman, 2009.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7th Edition). Pearson. (台灣有第四版的中文翻譯 / 王佳煌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 – 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Earl Babbie. 2012.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e). Belmont: Wadsworth. (台灣有第12版的中文翻譯 /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雙葉書廊)
Wonnacott T. H. and R. J. Wonnacott (1990). Introductory statistics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彈性暨自主學習規劃 Alternative learning periods

本門課程是否有規劃實施學生彈性或自主學習內容(每1學分2小時)
Is any alternative learning periods planned for this course (with each credit corresponding to two hours of activity)?
否:教師需於「每週課程內容及預計進度」填寫18週課程進度(每1學分18小時之正課內容)。
No:The instructor will include an 18-week course plan in the weekly scheduled progress (each credit corresponds to 18 hours of instruction)
是:教師需於「每週課程內容及預計進度」填寫16週課程內容(每1學分16小時之正課內容),並於下列欄位填寫每1學分2小時學生彈性或自主學習內容。
    Yes:The instructor will include a 16-week course plan in the weekly scheduled progress (each credit corresponds to 16 hours of instruction);the details of the planned alternative learning periods are provided below (each credit corresponds to two hours of activity).

學生彈性或自主學習活動
Alternative learning periods
勾選或填寫規劃內容
Place a check in the appropriate box or provide details
時數
Number of hours
學生分組實作及討論
Group work and discussion
參與課程相關作業、作品、實驗
Participation in course-related assignments, work, or experiments
參與校內外活動(研習營、工作坊、參訪)或競賽
Participation in on- or off-campus activities (e.g., seminars, workshops, and visits) or competitions
課外閱讀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線上數位教材學習
Learning with online digital learning materials
其他(請填寫規劃內容)
Other (please provide details)

每週課程內容及預計進度 Weekly scheduled progress

        
週次日期授課內容及主題
12014/02/17~2014/02/23課程簡介 / 研究中常見的問題 /Alford: Chap 1 謝雨生(1992)<研究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上課講義。 研究計畫範本:黃庭康(2000)《戰後二十年新加坡與香港政府對華文高教院校的政策 – 國家權力形構與霸權的比較研究》 楊靜利(2002)《台灣地區結婚率之變遷以及同居概況》
22014/02/24~2014/03/02研究倫理與政治議題 / Babbie: Ch 3 《臺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http://proj3.sinica.edu.tw/~tsa/uploads/tadnews/file/20120301.pdf 國科會「人類行為研究倫理與人體研究倫理治理架構建置計畫」https://rec.chass.ncku.edu.tw/ 【預習作業:如果您是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委員,您是否會同意Babbie: Ch 3中所舉的Stanley Milgram’s study (1963, 1965) 之研究?請說明原因】
32014/03/03~2014/03/09科學考察與科學社群 / Carl Hempel: Chap 1-2;Neuman: Chap 1; Kuhn: Chap. 9 & 13 Alford: Chap 2 章英華(2000)<學術出版、評審與學術發展>,《台灣社會學刊》,23,1-23。 葉啟政(2003)〈台灣社會學的知識權力遊戲〉。《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5:1-34。 【預習作業:葉啟政(2003)認為:「對身處文化邊陲地區的台灣社會來說,儘管容或社會現象所內涵的散發性問題意識,才是一個具社會責任意識的社會學者真正應當面對的課題…」,請說明什麼是「散發性問題」與「聚合性問題」?】 【期末報告作業(1):選擇自己的研究題目,
42014/03/10~2014/03/16因果關係推論 / Carl Hempel: Chap 5-6;King et. al. (1994): Chap 3 Little, Daniel (1991). Mechanisms and Causal Laws, pp.15-19 in Varieties of Social Explan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預習作業:請說明「因果關係」的三個要件,並說明這其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適用困難與因應之道。】
52014/03/17~2014/03/23研究設計(分析單位與時間面向;概念化與操作性定義)/ Babbie: Cha 4-5 葉明華與楊國樞(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69-225。 R.W. Jeffery, A.M. Rick. 2002.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marriage-related factors. Obesity Research 10:809–815. Duncan, G.J., M.S. Hill, and S.D. H
62014/03/24~2014/03/30抽樣 / Neuman: Chap 8;Babbie: Chap 7 洪永泰(1995)<抽樣調查中樣本代表性的問題>,刊於《社會調查與分析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之一》,章英華、傅仰止與瞿海源主編,頁8-30。 Berk, Richard. 1983. "An introduction to sample selection bias in sociological dat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386-398. Sudman, S. and G. Kalton. 1986.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Sampli
72014/03/31~2014/04/06校慶運動會補假
82014/04/07~2014/04/13實驗法 / Babbie: Chap 8 Paul M. Sniderman and Douglas B. Grob(1996). Innovations in Experimental Design in Attitude Survey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2, pp. 377-399 Sherman, L. W. (2003). Misleading evidence and evidence-led policy: Making social science more experimental. Annals of the Americ
92014/04/14~2014/04/20調查研究與問卷設計(1) / Neuman: Chap 10; Babbie: Ch 9 S. Sudman and N. M. Bradburn, Asking Questions: A Practical Guide to Questionaire Design. San Francisco: Jessey-Bass, 1982. 行政院主計處(2003)《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訪問表》。 家庭計劃研究所(1997)《民國八十五年台灣地區中老年保健與生涯規劃調查》,頁1-6。
102014/04/21~2014/04/27調查研究與問卷設計(2) Axinn, W.G., J.S. Barber, and D.J. Ghimire. 1997. The Neighborhood History Calendar: A Data Collection Method Designed for Dynamic Multilevel Modeling.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27:355-392. 傅仰止(1995)<追蹤調查與資料分析:以原住民城鄉遷移為例>,刊於《社會調查與分析–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之一》,章英華、傅仰止與瞿海源主編,頁135-177。
112014/04/28~2014/05/04次級資料分析 / Neuman: Chap 11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https://srda.sinica.edu.tw/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L.asp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資料加值應用協作中心」http://biostat.cmu.edu.tw/~nhip/indexn.html 楊靜利與董宜禎 (2007) 「台灣的家戶組成變遷:1990-2050」,台灣社會學刊38:135-173.。
122014/05/05~2014/05/11田野訪問與參與生活 / Neuman: Chap 13 劉斌雄(1995)<台灣的田野是無盡的寶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19-26。 陳美華(2008)<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個關於性工作研究中的性、性別與知識生產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1期,頁1-39。
132014/05/12~2014/05/18質性資料分析 / Babbie: Ch 10 藍佩嘉(2004)<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雇用家務移工的三角關係>,台灣社會學8:43-97。 蔡宏政(2009)<公共政策中的專業知識、民主參與與審議民主-以高雄「跨港纜車」公民共識會議為例>,台灣社會學刊43:1-42。 Nvivo9 Tutoria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3wdeZUZGVY
142014/05/19~2014/05/25量化分析基本觀念(1):抽樣分配與假設檢定 Wonnacott and Wonnacott (1990): Chap 6-9
152014/05/26~2014/06/01量化分析基本觀念(2):多變項分析 Wonnacott and Wonnacott (1990): Chap 6-9
162014/06/02~2014/06/08研究計畫口頭報告與評論(報告12分鐘、評論15分鐘)
172014/06/09~2014/06/15研究計畫口頭報告與評論(報告12分鐘、評論15分鐘)
182014/06/16~2014/06/22繳交期末報告

課業討論時間 Office hours

         時段1:
時間:1400-1600
地點:教師研究室
時段2:
時間:
地點:

系所學生專業能力/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basic disciplines and core capabilitics of the dcpartment and the university

        
系所學生專業能力/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課堂活動與評量方式
本課程欲培養之能力與素養紙筆考試或測驗課堂討論︵含個案討論︶個人書面報告、作業、作品、實驗群組書面報告、作業、作品、實驗個人口頭報告群組口頭報告課程規畫之校外參訪及實習證照/檢定參與課程規畫之校內外活動及競賽課外閱讀
※系所所學生專業能力
1.掌握南方社會的基層脈動。           
2.預測下一波社會鉅變。           
3.理解臺灣鄰近國家的社會。           
4.具備充分通才能力,應付瞬息萬變的就業市場。VVVV V     
※全校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1.表達與溝通能力。V V  V     
2.探究與批判思考能力。VVVV V     
3.終身學習能力。VVVV V     
4.倫理與社會責任。           
5.美感品味。           
6.創造力。           
7.全球視野。           
8.合作與領導能力。V V  V     
9.山海胸襟與自然情懷。           

本課程與SDGs相關項目:The course relates to SDGs items:

         尚未建立SDGS資料

本課程校外實習資訊: This course is relevant to internship:

         本課程無註記包含校外實習

回上一頁